作者:
浏览次数:1053
日期:2016-04-06
一、人员构成
本团队创新岗位设置总数16人,目前到岗首席1人、骨干岗位5人、助理固定6人,引进D类人才1人,共计13人。聘请雅典农业大学Dr. Eleni G. Papazoglou教授为团队顾问。
二、研究领域
本团队研究领域是麻类作物逆境适应栽培与机械化收获融合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有:麻类作物农机农艺融合的精准定量高效种植技术研究;麻类作物高效及轻简化纤维剥制技术与机械设备研究;麻类作物在重金属污染等逆境条件下的生长机理与调控机制及高效利用研究;麻类作物盐碱地、重金属污染地、干旱等逆境调控研究。
三、代表性成果
1、高效及轻简化纤维剥制技术与机械设备研究
提出了苎麻纤维分离试验台架设计、苎麻轻简化纤维剥制技术、大麻和红麻高效剥制技术方案各1个,并进行了试验。获得授权专利2项:一次喂入式大型剥麻机,该机能剥制大麻、红麻和黄麻。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大型多功能剥麻机;一种弹性齿结构,能自动适应麻类作物茎秆的粗细,提供与原料相匹配的压紧力,还能有效避免压辊受力不均衡而导致的轴承座破坏或纤维断裂现象。
2、大麻剥皮机示范
研制的大麻剥皮机在山东泰安、安徽六安等地进行了示范,达到预期效果。
3、麻类作物耐重金属Cd的机理研究
明确了亚麻、大麻耐镉及Cd在植株体内的转移、分布和贮存,亚麻、大麻对重金属镉的耐受浓度能达到25ml/kg以上。
4、耐镉及耐盐碱品种筛选
初步筛选出15份耐镉种质,以及中亚1号、中亚2号等5个耐镉性较强的亚麻品种。筛选出比较耐盐碱亚麻品种一个,并在吉林登记。
耐镉试验的412份亚麻种质资源来源分布图
5、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验
在湖南株洲进行了10亩的红麻修复Cd污染耕地的修复试验,红麻在Cd污染耕地上长势良好。
6、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山东亚麻高效种植试验中原茎公顷产量达到了9吨以上,达国际领先水平。
亚麻优质高产试验示范区
大麻高产示范区
下一篇:无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