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科研 幸福生活

麻类产业技术体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麻类产业技术体系» 体系工作»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调研及框架设计报告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调研及框架设计报告

作者:

浏览次数:

日期:2015-04-09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调研及框架设计报告

 

一、麻类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

1、麻类沿革及区域分布

(1)沿革

麻类纤维是一种古老、优美、具有文化内涵的纤维,在我国天然纤维纺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自古以来,麻类纤维就是我国人民衣着的主要原料,因此,我国历代都十分重视麻类生产。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大溪文化层壕沟中出土有6000多年前的粗麻编织物;母系氏族社会始就剥取野麻纤维,捻成细线,织成麻布;河南省陕县庙底沟发现距今5240年的布痕。

苎麻是我国历史悠久而古老的纺织纤维原料。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遗址中出土的苎麻织物残片,距今4700多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婵衣,其领、袖部份均为精细苎麻织物,质量已接近现在的府绸。《诗经》记载:“东门之池,可以沤苎”,说明26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用自然发酵方法加工苎麻,说明远古时代我国苎麻的初加工技术也达到一定的水平。我国苎麻较早传到朝鲜、日本等国,从十六世纪开始,传到世界地中海和欧洲各国,素有“南京草”、“中国草”之称。

亚麻最初在陕、晋等地作油料作物种植,称为胡麻。1906年,我国引种纤用亚麻。黑龙江省是我国亚麻主产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宁夏等自治区也有一定亚麻种植面积。1998年,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大面积从北方引种亚麻,发展南方冬季亚麻生产,目前云南、湖南等省均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我国是黄麻原产地之一。《图经本草》关于黄麻(也称络麻)的形态特征早有记载;明朝《便民图纂》曾谈到黄麻的栽培技术;清朝《三农记》也谈到了黄麻的播种时期和栽培技术。据考察,我国的川、滇、粤、豫、闽等省都有野生黄麻的分布。

红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不长,20世纪初由缅甸引入红麻种植;1908年,台湾省从印度引种马达斯开始种植;1928年,东北地区又从前苏联引种红麻塔什干品种,我国大面积种植红麻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红麻适应性广、产量高,在我国的南北各省发展很快,南起海南省,北到黑龙江省,西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均有种植。

我国1901年由华侨从国外首次引种狭叶番麻,在福建省滨海地区种植;以后又引进灰叶番麻、宽叶番麻、假菠萝麻和普通剑麻,分别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种植。1963年,我国又从坦桑尼亚引进杂种H·11648麻(俗称剑麻),目前仍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当家品种。

大麻是我国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品种之多,居世界第一。山东、云南、安徽、西藏省(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地均有野生大麻。我国利用和种植大麻比中亚和印度要早一千多年,是大麻的原产地之一。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丝和麻的象形文字。五经等许多先秦文献中有关麻的记载也很多,这些记载系指大麻。

(2)区域分布

我国麻类作物产区的地理条件复杂,气候跨越热带、亚热带、北温带,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蕴藏着丰富多彩的麻类资源,因此,我国是世界上麻类种类最多、分布也是最广的国家。

苎麻分布在北纬19-35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秦岭山麓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有栽培。苎麻作物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苎麻加工企业较多的长江流域的丘陵地带和冲积平原上,以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四省的种植面积较大;其次是安徽、重庆、贵州、广西、云南、河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的部分地方也有少量种植。

亚麻主要产区位于东北三省、云南、内蒙、甘肃、宁夏、新疆等地。黑龙江省是我国亚麻主产省份,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其次是新疆、云南、宁夏、内蒙、甘肃等地。

黄、红麻产区分布较广,以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西、广东及新疆等省(自治区)面积较大,其中河南、安徽两省是我国最大的红麻生产省份,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0%以上;而广西、广东、江西等省(自治区)是我国红麻种子产区,每年向红麻原料生产基地提供优质良种,同时兼收红麻纤维。

剑麻分布在华南一带。主要种植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亚热带地区,以广东和广西栽培面积最大,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广东省剑麻主要分布在湛江、佛山等市的各县农场,以广东湛江东方剑麻集团有限公司种植面积最大。广西主要分布在玉林、南宁、百色地区的各县。

大麻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山东、山西及云南、黑龙江等省,分布零散,种植规模不大。

调研结果表明,经过几次大的农业结构调整,我国麻类生产布局进一步合理。长江流域的苎麻,东北地区的亚麻,黄淮海地区的黄红麻,雷州半岛和海南省的剑麻,云南、山西和安徽的纤维用大麻,麻类优势产业带初具规模。

2、目前麻类生产水平

(1)收获面积及产量

2006年,我国麻类收获面积达到132.06万公顷,总产量231万吨,收获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3%。其中苎麻收获面积57万公顷,产量47万吨;纤用亚麻13万公顷,产量60万吨;油用亚麻41万公顷,产量7万吨;红麻/黄麻16万公顷,产量61万吨;剑麻1.56万公顷,产量6万吨;大麻3.3万公顷,产量20万吨。

(2)种植品种及单产水平

我国麻类种植广、种类繁多,目前生产上种植的麻类品种除少部分地方品种外,大部分已被优良品种所替代。

苎麻生产上推广使用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圆叶青、中苎1号、川苎四号、赣苎三号、湘苎三号、湘苎五号、华苎四号、川苎六号、川苎七号、川苎八号、赣苎一号、赣苎二号等。地方品种有:大竹线麻、黑皮蔸、芦竹青、黄壳早、黄壳麻、红皮小麻、渠县青杠麻、达县红大叶胖、细叶绿等。其中圆叶青覆盖湖南、湖北、安徽、重庆、江西、贵州、浙江等省(市)。川苎四号、大竹线麻在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均有种植。

随着优良品种的不断更新和种植水平的提高,我国苎麻的单产水平也不断增加。据调查,近10年来,苎麻原麻的年平均单产1998年从1470㎏/公顷提高到2006年的2250㎏/公顷,增幅达35%

纤用亚麻的栽培品种主要为黑龙江经济作物研究所和黑龙江亚麻原料工业研究所培育出黑亚系列和双亚系列共20多个优良品种。其中黑亚10号、11号,双亚5号、7号播种面积较大,占东北地区播种面积的40%以上。在新疆,栽培的亚麻品种有“伊亚2号”、“宁亚11号”、“新亚1号”等。另外,还有部分引进品种,如法国品种有阿里安娜、戴安娜、范尼,荷兰的依诺那以及阿高斯等。引进品种约占总播种面积的20%左右,其中阿里安娜栽培面积最大,占引进品种的80%以上。

我国亚麻的单产水平与气候条件及耕作水平有较大的关系,就全国总体水平而言,原茎产量为4500/公顷,其中东北老麻区亚麻原茎产量较低,而云南等南方新麻区原茎产量较高,一般达到4000-6000/公顷,高产达到10000/公顷。

黄麻/红麻的主栽品种有中红麻10号,中红麻11号、中红麻12号、中杂红305、粤743、红引135、福红2号、闽红31、闽红298、青皮三号、湘红麻1号等。

近年来,由于品种的不断更新,我国黄/红麻熟麻的单位面积产量得到较大提高。红麻熟麻的单产从166公斤提升到260公斤,增幅高达70%。

剑麻的栽培品种比较单,目前生产上主栽的品种为1963从坦桑尼亚引进的龙舌兰麻杂种H·11648,该品种由于栽培时间过长,病虫害十分严重,应尽快进行品种的更新换代。我国南方两广地区剑麻的单产水平一般为3875㎏/公顷。

大麻生产上的栽培品种多为地方品种,有河南的固始魁麻、清水大麻、六安寒麻等。近几年来,云南省加大了工业大麻的应用研究力度,已选育出生产上栽培的品种“云麻1号”。大麻的单产水平一般为7500㎏/公顷。

(3)原料销售价格及产值

    目前,我国麻类原料每年的原料总产值约733900万元,其中以苎麻产值最大,达到423000万元,占整个麻类原料农业总产值的58%;黄/红麻年产值为180000万元,占整个麻类原料农业总产值的25%,其次是亚麻、剑麻和大麻。

3、麻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情况

(1)麻产品出口情况

近几年来我国麻产品的出口包括原料类:亚麻及亚麻短纤、大麻及大麻短纤、黄红麻、生苎麻、已加工苎麻、苎麻短纤及废麻等;纱线类:亚麻纱线、黄红麻纱线、苎麻纱;布类:亚麻布、黄麻布、苎麻布及各种麻制品包装袋。

2000年出口麻类原料4799吨,纱线29035吨,布类24465万米,麻类包装袋14.03亿条,出口金额7.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01年出口麻类原料3618吨,纱线31959吨,布类20639万米,麻类包装袋3200万条,出口金额4.73亿美元。2002年出口麻类原料6760吨,纱线40113吨,布类22245万米,麻类包装袋2690万条,出口金额5.19亿美元。2006年麻类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1亿美元,加上麻面料与服装出口,创汇额达到了20亿美元。

(2)原料进口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我国麻纺织品出口将不断增加,国际麻类服装和制品的潜在市场将超过160亿美元,对麻类原料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由于亚麻、黄麻等纤维原料在我国产量增加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麻纺织品加工能力需求,因此麻纤维进口逐年增加。2001年到2005年,我国进口麻纤维年均增幅达到24.74%,2005年进口增幅开始回落,仅2006年一季度延续了上年的趋势;我国麻纤维进口10.6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68%;进口用汇7615万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我国亚麻进口4.0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7.92%;进口用汇5651万美元,同比下降6.38%。我国黄麻进口1.70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2.77%:进口用汇617万美元,同比下降32.78%。

国内麻纺织产品的出口正在从初加工、低档次的品种逐步向深加工、高档次的方向发展,麻纺织产品出口逐年上升。我国麻纺织品出口创汇近年增长较快,而进口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2005年,我国麻纺织品出口创汇增幅达到20.66%,比五年来平均增幅6.38%高14个百分点。而进口用汇下降了11.64%。2006年,我国麻纺织品出口继续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麻纺织品出口创汇7.3亿美元,出口增幅达到12.88%,比2005年出口增幅下降7.78个百分点。2006年我国麻纺织品出口超过120多个国家或地区,但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市场仅有五个,按创汇额顺序分别是香港、欧盟、韩国、多哥和美国,这五大市场占我出口创汇的66%。其中,美欧市场占近三成,与2005年比增长较慢,麻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国甚至为负增长。

4、主要初深加工企业及产业化状况

我国麻纺织工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生产结构调整,淘汰了一批设备落后、规模小且经营不善的企业。目前具有一定规模麻纺行业企业数量为358家。麻纤维的加工总量达到60万吨,亚麻产能达到110万锭,其中长纺绽达到80万锭;苎麻产能超过95万锭,其中长纺绽达到65万锭,比“九五”末比较分别增长2.5倍和1.5倍。预计"十一五"末,我国麻纤维总量将达到150万吨,达到棉花产量的20%。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1.21亿元;资产合计197.8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4.80亿元;完成利润总额2.27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2.0亿元;纺织行业整体从业人数14.28万人。由此可见,麻纺行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并为我国经济、财政、出口和就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07年1-4月,我国麻纺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74.80亿元,产品销售成本为67.23亿元,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为0.38亿元,由此可计算出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和附加)为7.19亿元,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为9.62%;由于利润总额为2.27亿元,可算出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率,也称税前利润率)为3.04%。经营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销售成本,从而导致毛利和利润总额出现相应的变化。

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研发情况分析

(一)原料生产技术创新

我国从事麻类作物科学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除了农业部直属科研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以外,还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浙江省棉麻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剑麻研究室、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省苎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贵州省草料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麻类作物新品种示范与推广技术服务的单位有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东方剑麻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

全国共计选育出苎麻新品种38,选育或引进驯化的亚麻新品种有20,红麻新品种19个,黄麻新品种8;大麻新品种5个。

研究形成丘陵山区发展苎麻技术、黄麻亩产千斤规律及技术、黄淮海地区麦茬红麻高产栽培技术及其规律、红麻全杆造纸原料系列化生产技术、造纸用红麻高产优质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武陵山区苎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苎麻系列快速繁殖技术等生产技术成果75项。研制出12余种麻类加工机具,已出口到印度、孟加拉等国,受到好评。

上述新品种、生产技术成果及收获机具在原料生产中的应用,使我国苎麻、亚麻总产雄踞世界首位,红麻排第二位,苎麻、红麻、黄麻单产水平名列世界之首。

(二)麻类脱胶与纤维变性技术创新

麻类脱胶可以分为化学脱胶和生物脱胶方法。

我国苎麻、大麻、罗布麻等精纺纤维脱胶几十年来一直沿用化学方法。从事麻类化学脱胶与纤维变性技术以及相关工艺设备研究与改良的科研机构有原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科研所、湖南苎麻纺织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原湖南麻纺设备设计与安装公司、常德纺织机械厂以及浙江金鹰集团公司等。这些单位在脱胶工艺和助剂方面作了许多改进,虽然没有脱离化学脱胶的范畴,但是对化学脱胶方法的创立以及麻类脱胶走上工业化生产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使我国麻类加工企业由原来的十几家作坊发展到800多家麻纺织厂或麻纤维加工厂。其中,年产纤维1800吨以上或纺纱能力超过5000锭规模的企业不足100家。麻纺企业固定资产总值已突破100亿元,纺织能力突破了200万纱锭(包括混纺)。

近3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科研所、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研制脱除果胶、半纤维素的生物制剂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经过30多年连续不断研究,确立了我国麻类生物脱胶技术研究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实践证明,采用生物脱胶方法既可以改善麻纺织品的质量,也可以从源头上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苎麻生物脱胶工艺技术”比常规化学脱胶减少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在70%和60%以上;已经通过农业部组织鉴定的“红麻韧皮生物脱胶技术”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比传统沤麻(整杆)方法减少85%以上。这些成果具有促进产业革命、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的潜在优势。

(三)产品加工技术创新

在市场机制激励下,我国的麻纺企业借用棉、毛、丝纺织工艺技术与设备,或者引进国际先进纺织设备,使麻纺织新产品层出不穷。其中,苎麻纺织产品由原来的单一“夏布”系列发展到9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如苎麻纱和苎麻亚麻、苎麻棉、苎麻羊毛、苎麻化纤混纺纱,纯麻、交织、色织、提花布及其各类服饰。黄麻生产大国——印度的新产品开发结果带动我国黄麻服饰加工技术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麻类纤维既是传统纺织、造纸工业原料,也是现代生物质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基础原材料。伴随石油和森林资源短缺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国内利用麻类纤维开发出了高强度粘胶纤维板、纤维乙醇、可降解膜、室内装饰材料等许多产品,形成了“以麻补棉”、“以草代木”和“以草本纤维为生物质产业主要原料”的产业态势。

三、建设国家麻类技术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麻类科研机构分散,多头管理。麻类作物属工业原料作物,原料到产品的战线较长,历经数十个环节,又隶属于不同的行业、部门领导,工农之间、农科教之间相互分割,缺乏有机的联系。致使科研机构重叠,科研课题多头下达,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使本已十分有限的科研经费投入的效益低,试验材料、设备不能集中使用,研究力量分散,科研课题越分越小,研究难以深入。近年来虽然科研课题较多,通过鉴定的成果也不少,但高水平成果并不多。条块分割的体制最终导致科研与开发推广、生产管理与科技管理各自为政,无法对市场变化及时作出灵活的反应,使农业生产主体与科研主体严重分离,科研单位与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缺少有机的联系、使成果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的条件,造成科技成果的先天不足。

(二)麻类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麻业生产单位规模小,决定了麻类技术成果转化缺乏产生规模效益的基础,在获取技术方面的交易成本较高,既形不成规模经济,又减弱了吸纳新技术的需求意愿。二是麻业生产者购买能力低,决定了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市场疲软。麻农是麻类科研成果的应用的主要终端用户,由于麻农是弱势群体,对麻类科研成果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许多麻农转移到二、三产业,使留在农村的麻农对可替代的麻类新技术反应迟钝,内在的需求动力明显不足,成为麻类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三是麻类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因麻类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表现出麻业对市场反应的滞后性与被动性,且麻业存在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必须遵循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增加了技术共性与特性结合的难度,预期效益难以确定。

(三)行业技术创新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根据国际要求,特种作物创新资金约为该作物出口创汇的5%左右。现我国每年麻产品出口创汇20亿美元,合人民币150亿元。应该用作科研的年经费为75亿元。而实际投入只有6765万元,但是目前尚不足1/100。长期以来,麻类这种颇具特色的小作物获得国家科技投入的力度不大,几十年科研经费的投入还不及大宗经济作物1年的科研经费投入。无资金、无项目和无国家配套政策的“三无”状况制约了以麻类作物为研究对象的小所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农业科研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更大。然而,90%以上的投资都集中到了大所,使得这些大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而小所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多年科技投入的失衡,使得大所与小所的差距拉大,形成一种不公平竞争的态势。

四、麻类产业急需解决的具体技术问题

1、优质原料生产技术问题

随着麻类纺织产品档次的提高和多种用途的开发利用,攻克关键技术,生产优质原料成为我国麻类发展的当务之急。例如,目前苎麻种植品种的纤维细度仅为2000支,而纺织高档薄型产品的纤维细度要求3000支以上。我国亚麻的长麻率为16-18%,而国外亚麻的长麻率多在20%左右,每年需从国外进口50%以上亚麻原料。

上述诸多问题,必须依靠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手段,挖掘现有优良种质的潜力,引进国外优育种质,选育优质高产麻类新品种。通过良种良法和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加大优质原料的生产,满足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2、麻类机械收获技术问题

我国麻类机械化程度很低,苎麻收获绝大部分采用手工剥制,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收获成本占整个产值的近一半,而且收剥质量难于控制。亚麻打麻机械工效不高,打制质量不佳,与法国、比利时等西欧国家相比,我国亚麻束纤维强力低30%以上。大麻收获机械的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收获技术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

麻类综合利用技术落后,90%以上的麻骨、麻叶被遗弃。通过机械化收获后,残余物如麻骨和麻叶可以是生产麻颗粒板和饲料产品的原料。

3、初加工过程的污染问题

脱胶是麻类初加工过程。苎麻脱胶过程需除去的非纤维素物质至少占原料苎麻的30%,亚麻脱胶过程占亚麻原茎的60%,黄麻和红麻脱胶过程占其茎杆的80%。这些非纤维素物质除了麻屑(亚麻)和麻骨(黄麻和红麻)等固型废弃物可以收集起来综合利用以外,多数都进入水体构成污染,也就是说,脱胶废水是麻纺行业的严重污染之一。

麻纺产品生产过程中脱胶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水质情况如下:COD约为2500~4000mg/L、BOD5 约为800~1500mg/L、SS 约为200~600mg/L、pH 约为9~12、色度约为400~600倍,污染严重。

全国现有麻纺企业近800家。那些没有上规模的企业几乎都是从事初加工——脱胶生产的企业,而且没有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兴建的企业,当时或在2000年以前配套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落后、设施陈旧,很难满足污染治理达标要求。只有少数企业具有配套且可以实现达标排放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

3、麻纺织装备和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

我国纺织器材多年来一直处于纺织与纺机的边缘地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该行业的技术远远落后于机械、电子等行业。而麻类纺织机械缺乏专门的厂家生产,我国麻类纺织大多借用棉纺织和化纤纺织设备进行生产。由于技术的配套性差、自动化程度低、工艺落后,导致麻类纺织行业的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成本较高、产品档次低。

5、部门分割,信息沟通不畅。麻类产业战线较长,包括原料生产、纤维加工、纺织和产品的销售。然而我国麻业的各环节条块分割,研究原料生产的农业部门与纺织加工、销售机构互不关联。农工科贸沟通渠道不畅,各自为政,各自为战。麻类产业的发展,如果缺乏行业联系和协调控制,不可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

6、人才团队与激励机制问题

(1)人才团队问题。随着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我国的从事麻业的研发人员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由于其他各阶层、各行业人员的经济收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国力不足,有关政策没有配套等原因,使许多麻类研发人员的收入与其他的行业的差距越来越大。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麻业研发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差。有很多地市级麻类科研机构的人数已不足10人,且非科研人员比重大,科研无法进行,麻业科研队伍的严重不稳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麻类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难以为继,人才团队严重不稳。麻类领域缺乏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麻业人才进入全球市场流动的大循环,尖端人才的流失问题更为严重。麻类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产中阶段,而产前、产后阶段人才欠缺;麻业科研人才较受重视,而中试转化及产业化环节相对薄弱。

(2)激励机制问题

人才是科技创新与实施麻类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载体,要通过激励机制的调整,改变“唯政府,不唯市场”的偏向,以便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给予同等的地位,对他们付出的劳动给予同等的重视。科学调配基础研究、应用性基础研究、开发与推广研究的各路力量,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推广应用研究的科研网络体系,为麻业发展打造坚实的“科技源”与“研发产业链”。鼓励、分流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推广应用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可先行突破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定制与一评终身制,试行科研人员按项目聘任制,从而改变不少科研人员仅为职称而研究,为兴趣而研究的状态。对于麻类科研项目,更应强调其应用性与针对性。

保护知识产权,实施有偿转让:麻类科研、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各环节都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因此要处理好知识产权商品化经营中的保护与开发应用的关系,应按《知识产权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实行有偿转让,杜绝各种侵权行为。有许多麻类技术,如高产栽培模式,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等,不象工业产权及技术秘密,无法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为此,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不仅要有偿服务,更要注意服务的意向和范围,切忌任意扩大推广范围。

五、现代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框架设计

1、现代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框架设计的思路

充分考虑我国现有管理体制,结合麻类作物分布的特点,在各主产麻区设置机构,组建人才队伍,进行技术创新,解决从原料生产、机械收获、原料初加工和纺织技术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现代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要依托国家级专业研究所为创新基地,以作物区划和现有从事麻类研究机构为点线,东起上海,西至新疆的伊犁,南至广西的南宁,北至黑龙江的哈尔滨,形成纵横交错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网络。

现代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还必须考虑麻类自身的特点:一是作物小类别多;二是分布区域广;三是加工层次多,从生产到柜台,要经过脱胶,纺纱,织布与服装等数道工序;四是苎麻等为我国独有,没有现有的技术引进消化,要确保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广泛性。

2、现代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新的技术体系要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后麻类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的沉淀上。考虑到 “九五”和“十五”计划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对麻类研究进行了投入,形成的一批麻类科研队伍和科技支撑条件设施。这些人才队伍和条件支撑将作为现代麻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础。

新的技术体系要建立以行业发展为目标,也要考虑到麻类纤维新的用途的拓展,在麻类行业的公益性和全局性的工作要重点进行支持。

新的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后,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形成一批稳定的科技队伍,具有较为雄厚的技术支撑条件。

在现代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重点建设麻类科技创新国家基地,设置固定岗位人员,留有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人员。形成竞争机制,促进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根据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实行首席专家聘任制,实行国内外公开招聘。

3、现代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建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经过对全国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状况的调查研究,召开了全国麻类专家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在构建现代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上达成了共识,拟建立1个国家创新基地,5个区域中心,12个综合实验站和5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其框架设计如下:

按照1个国家创新基地、5个区域创新中心、12个综合实验站、5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框架结构进行设置,设编制290人。

(1) 国家创新基地:

国家创新基地1个,定编165人。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150人,在长沙的合建单位为15人。

建设地点:湖南长沙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现有的科技力量和支撑条件为基础,同时联合在长沙的麻类研发单位即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华升控股集团公司,组建国家创新基地,重点研究苎麻、红麻、亚麻和大麻及其同类纤维作物。选育适合市场需要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开展高效节能环保麻类生物脱胶和生物制浆技术的研究,进行纤维乙醇、纤维基材料和麻类生物酶制剂技术开发。进行野生纤维的资源的收集和高效利用。

在国家基地拟建研究中心6个,共90人。其中固定岗位60人,流动岗位30人。

苎麻研究中心(15人);

黄麻红麻研究中心(15人);

亚麻大麻研究中心(15人);

工程微生物研究中心(15人);

纤维质利用研究中心(15人);

工程与信息研究中心(15人)。

在国家基地拟完善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平台6个,共60人。其中固定岗位40人,流动岗位20人。

国家麻类作物育种中心(10人);

农业部麻类重点实验室(10人);

农业部麻类质量检测中心(10人);

湖南省麻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人);

中国农科院生物质能源长沙分中心(10人);

国家种质长沙苎麻圃(10人)。

共建的单位有3个,共15人。

1)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5人);

2)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5人);

3)湖南华升控股集团公司(5人)。

2、区域与技术创新中心:

区域研究中心与技术共5个,定编40人。

(1)西南大麻区域中心(8人):主要以大麻研究为主,兼顾亚麻技术研究。开展大麻、亚麻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进行大麻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组建。

建设地点:云南昆明。

(2)东北亚麻区域中心(8人):主要以亚麻研究为主,兼顾大麻资源研究。开展亚麻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进行亚麻产品的综合利用。以黑龙江农科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组建。

建设地点:黑龙江哈尔滨。

(3)华西苎麻区域中心(8人):主要研究苎麻,开展苎麻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进行苎麻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组建。开展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以四川达州农科所技术力量为基础组建。

建设地点:四川达州。

(4)华中苎麻区域中心(8人):开展苎麻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进行苎麻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组建。。开展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技术力量为基础组建。

建设地点:湖北武汉

(5)东南黄麻红麻区域中心(8人):主要研究黄/红麻,开展黄/红麻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进行黄/红麻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以福建农林大学的技术力量为基础组建。

建设地点:福建福州

3、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共5个,定编25人。

(1)麻纺技术研发中心(5人),以东华大学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2)苎麻技术研发中心(5人),以重庆金帝集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3)亚麻技术研发中心(5人),以浙江金鹰集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4)大麻技术研发中心(5人),以云南大麻集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5)剑麻技术研发中心(5人),以广东东方红剑麻集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4、综合实验站

麻类实验站共12个,按每站5人设置,定编60人:

(1)伊犁罗布麻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罗布麻新品种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以新疆伊犁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2)兰州胡麻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胡麻新品种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以兰州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3)呼和浩特亚麻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亚麻新品种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以内蒙古农科院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4)西安麻类实验站(5人):主要研究麻类纤维变性与表面接枝技术,开发新型纤维基产品。以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5)信阳红麻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红麻新品种示范和成果的推广工作。以河南信阳农科所技术的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6)六安大麻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大麻新品种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以六安市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7)沅江麻类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苎麻、亚麻、黄红麻新品种示范和成果的推广工作。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8)宜春苎麻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苎麻新品种示范和成果的推广工作。以江西宜春市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9)萧山黄麻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黄麻和红麻新品种示范和成果的推广工作。以浙江萧山市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10)独山苎麻实验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苎麻新品种示范和成果的推广工作。以贵州独山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11)湛江剑麻实验站(5人):主要进行剑麻新品种示范和成果推广工作,以中国热带农科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12)南宁红麻实验站(5人):进行红麻新品种示范和成果推广工作,以南宁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

牵头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牵头专家:熊和平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