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科研 幸福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要闻» 研究发现从柑橘废弃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可用于食品保鲜

研究发现从柑橘废弃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可用于食品保鲜

作者:​栾明宝,高泽昕

浏览次数:

日期:2025-02-17

近日,麻类所南方特色作物遗传育种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等单位,通过自组装技术合成橙皮苷纳米棒,并负载到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膜基质中,制备的多功能食品包装膜在水果保鲜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的果蔬保鲜技术对于延长保质期、减少浪费和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据栾明宝研究员介绍,柑橘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柑橘的生理落果、以及果实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果实废弃物,而其中柑橘果皮大概占比25 % - 40 %。柑橘果皮中富含的橙皮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出色的抗氧化和抗菌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开发绿色食品包装膜,该团队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无载体橙皮苷(HSD)纳米粒子,并将其装入海藻酸钠(S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基质中,得到了复合膜。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显示,这些纳米颗粒呈现棒状结构(橙皮苷纳米棒,HSD NRs)。与橙皮苷单体相比,纳米棒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明显更高。该复合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优异的抗菌效果。此外,复合薄膜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橙皮苷纳米棒的加入大大提高了薄膜的阻隔性能和机械强度。因此,在延长保质期方面,复合膜比传统的聚乙烯(PE)薄膜更有效,将红提的保鲜期延长了1倍。这些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在水果保鲜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也为柑橘废弃物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应用场景。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3183

         注: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橙皮苷纳米棒复合膜的合成示意图及其应用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