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科研 幸福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要闻»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作者:党办人事处

浏览次数:

日期:2022-10-12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听农科青年的奋斗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的科技工作者,麻类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四个面向”的指示精神,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勇攀农业科技创新高峰,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锐意进取,坚持学科拓展谋新篇

农业科研国家队要敏锐抓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谋求国之大者,不断调整和完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麻类所新成立的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正带领团队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力争在农业生物材料领域有所作为。

侯春生研究员,麻类所引进的院级青年英才,曾在以色列从事博士后研究,牵头组建院科技创新工程植物源功能因子评价与生物合成团队。他带领的团队主攻生物基材料:一是从特色农作物或果蔬副产物中提取功能多糖,开发既可防腐抗菌又能“锁住”营养物质的可食用保鲜膜;二是采用底盘细胞技术对功能性多糖或小分子,进行体外规模化生物合成,将这些功能性物质采用包埋或纳米技术创制农业绿色材料、医用抗菌修复等材料。例如合成多糖或稀有萜烯、角鲨烯等,既为医药提供了新材料,又有效缓解抗癌药的供应问题。侯春生认为,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求证,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加强交流,发散思维,开阔视野。他时常会把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在团队开展激烈的讨论,也鼓励团队成员遇到问题拿出来辩论,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与智慧,为团队的研究思路始终保持新的活力。

谭志坚研究员,是麻类所培养的最年轻的研究员,院级青年英才,湖湘青年英才,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目前担任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麻纤维膜生产岗位科学家,并牵头组建了院科技创新工程可降解材料开发与利用团队,以创制农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物质支撑为使命,促进农业绿色、高效生产。谭志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苦心人天不负,科研成果是拼出来的,他见过麻类所最多的夜景,30岁出头就把头发熬白了不少,他这种苦干的科研作风正在感染着身边的一批青年科技人员。

段盛文研究员,国家麻类产业体系生物脱胶与初加工岗位科学家,20余年来一直从事麻类等草本植物纤维提取工作,牵头组建院科技创新工程功能纤维材料开发与利用团队,旨在创新纤维提取、纤维素改性与转化,以及纤维新材料创制,探索天然纤维特种新用途。不求闻名,但求无愧。他一如既往地坚守科研的本真,甘为人梯,坚信成果出自团队协作,他将带领团队在天然纤维新材料创制方面开启新的征程。

矢志创新,服务产业关键立新功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赓续奋斗的结果。麻类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核心问题,敢闯敢干,不断创新,展现作为。

谢纯良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以第二完成人获得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农产品生物炼制与转化团队执行首席,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微生物加工炼制和产品研发。她围绕加工微生物菌群筛选、加工平台构建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在繁忙的工作中圆满完成了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她开发的灵芝面膜以及汉麻叶舒缓系列护肤品获得消费者肯定。她的工作为强化和拓展麻类所在微生物加工领域的地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谢纯良在科研上有种不服输的勇气,她认为时间很宝贵,不能浪费在抱怨和讲困难上,只能用在寻找出路和解决问题上。她一手抓科研,一手抓开发,兼顾团队日常管理,高效的时间管理是她成功的秘诀。

张小雨副研究员,归国博士,所级青年英才、岳麓青年人才,麻类作物基因编辑课题组组长,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基因挖掘分析、基因克隆、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与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等。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国际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他在美国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获得作物科学博士学位后,怀着报效国家、服务产业的志向,毅然回到了祖国,加入了麻类所科研团队。他性格淳朴、心远喧嚣、沉入科研,经常夜深了还带领学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的工作使麻类所在工业大麻基因编辑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林谦副研究员,湖南省121创新人才,湖南省“三区”科技人才,所级青年英才,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健康、植物活性功能成分饲料添加剂化开发、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挖掘与高效利用研究。越努力越幸运,他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创新研究与应用推广并重。在创新方面,作为团队一员,围绕“蛋白、抗生素”双替代问题积极研发适应南方畜禽健康高效养殖的蛋白饲料资源及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产品和配套技术;在成果推广方面,一方面积极示范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去,找企业,抓住产业痛点,对接市场需求,推广创新产品和技术,近三年实现成果转化金额近150万元。

向伟副研究员,湖南智能农机创新研发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常务副秘书长,湖南省“三区”科技人才。他从事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研究,主要开展南方丘陵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技术及装备的创新研发和推广。近三年主持湖南省农机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项总经费150余万元,实现专利技术转让近260万元。他将科研视作毕生追求的事业,目标明确,规划清晰,敢闯敢干,干劲十足,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他也会努力地去争取,在多项工作中贡献卓越。

王延周副研究员,山东金乡大蒜产业研究院院长。他说,做科研光顶天,没有立地肯定是不行的,我的长项不在写论文,那我就做好田间工作。20余年来,他在田间地头埋头耕耘,无怨无悔地为科研提供了大量的扎实可靠的田间试验数据,他的田间数据产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奖。田间工作很辛苦,紫外线的常年照射让他看起来比平常人肤色都要深,手上褪皮是常有的事。但他说,怕辛苦实验数据就出不来,科研就没法取得进展,而且实验数据是很严格的,交给别人采集我还不放心。于是,他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在田间地头,将科研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攻坚克难,营造平安氛围保发展

建设一流研究所,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管理。60余年的研究所,留下了一些历史积累的难题。院党组要求迎难而上,解决问题,保障研究所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人称“铁娘子”的党办人事处处长刘珊,临危受命,不讲条件,毅然担起了问题整改的重任。在三个月内清理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个人往来欠款300多万元;作为中国农科院京外唯一试点单位,在半年内零花费完成了财务的信息化运行;同时在财务人员、档案、现金账户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在货币资金账目清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解决了麻类所很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落实了“放管服”要求,为麻类所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