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科研 幸福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要闻» 聚焦西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沙生作物专项推进会在京召开

聚焦西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沙生作物专项推进会在京召开

作者:陈继康

浏览次数:

日期:2025-09-17

2025年9月13-14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专项“西部特色沙生作物提质增效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承办,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柴秀娟副局长等领导专家出席指导,项目(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共计30余人参会。会议系统总结项目实施半年多来的进展成效,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为推动西部沙生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的核心项目,本项目聚焦罗布麻、孜然、沙棘、肉苁蓉、洋甘菊、黄芪、小苘香等西部特色沙生作物,针对产业“优质品种缺乏、规模化种植不足、精深加工技术滞后、资源利用率低、产业链短”等突出问题,重点突破种质创新与生态种植、精深加工与功能挖掘、产业融合与标准建设三大核心方向。沙生作物作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其产业升级对推动乡村振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项目负责人朱爱国研究员全面汇报了实施总体情况。目前,项目已初步贯通了以沙生作物特质成分的提升、保持和重构为核心的创新链条,搭建了项目任务落地与产业发展充分融合的研发链条,在原料评价、产地处理和精深加工领域取得了多项苗头性技术。各课题及子课题负责人围绕沙生作物资源挖掘、加工技术创新、产业链构建等主题作汇报,重点阐述了在原料评价、产地处理、精深加工领域取得的多项苗头性技术突破,展现了项目的系统性与创新性。

特邀专家对项目实施成效给予肯定,认为项目研究方向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技术路线科学可行。同时,会议在深入研讨中指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成果宣传不足导致社会认知度有待提升,支撑材料不完善影响成果系统性呈现,经费执行进度滞后需加强动态管控,创新高度总结不充分制约示范引领作用发挥。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明确四大工作举措:一是强化宣传推广,拓展新媒体渠道,通过案例视频、技术白皮书等创新形式提升成果影响力;二是规范成果管理,加快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培育,统一成果资助声明格式,确保支撑材料完整性;三是严格进度管控,建立经费执行动态跟踪机制,将年度总结与考核问责挂钩,强化督导力度;四是突出创新引领,定期梳理重大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案例,凝练“沙生作物高值化”创新范式。

会议进一步部署下一阶段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强跨单位沟通协调,进一步细化育种、加工、标准制定等任务时间表,加快任务指标落实;二是筹备年度总结会与现场观摩会,全面展示示范基地成效与技术成果,为顺利通过中期考核奠定扎实基础;三是聚焦产品研发和成套技术总结,整合现有技术模块,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解决方案,推动沙生作物从“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跨越。

此次推进会的召开,为项目下一阶段实施指明了攻坚方向。项目团队将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过攻克西部特色沙生作物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打造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特色产业模式,为西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