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科研 幸福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要闻» 麻类所科学家深化苎麻抗镉机制研究

麻类所科学家深化苎麻抗镉机制研究

作者:吴智敏 郭 媛

浏览次数:

日期:2021-12-3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南方农田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团队在《天然纤维杂志(Journal of Natural Fiber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从多角度对不同苎麻品种的镉(Cd)抗性进行研究,为高镉抗性苎麻品种的选育提供思路,夯实了麻类作物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领域的研究基础。

当前,重金属污染对农田健康和农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培育重金属耐受性强的修复型植物,是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有效策略。苎麻又称“中国草”,是中国特有的纤维作物,具有生物量大、抗逆性强的特点。作为一种不进入食物链且具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功能的经济作物,苎麻是目前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中潜力巨大的优势作物。

为探究不同苎麻品种镉修复能力的差异,科研人员从镉分配、转运和累积差异等方面研究了7个苎麻品种对镉的吸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镉污染对苎麻纤维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度镉污染稻田中,中苎3号品种表现最佳,具有最高的鲜皮重和产量。整体来看,其韧皮部的镉浓度最高。镉的低累积和合理分配有利于苎麻镉抗性的提高。试验中,7个苎麻品种纤维剥离过程中的镉去除率均在90%以上,且纤维中的残余镉浓度均低于纤维行业标准。

相关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YFE9135300)、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CAAS-ASTIP-IBFC06)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440478.2021.2009400


图1镉(Cd)胁迫对不同苎麻品种的影响。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